近期七鉬酸銨市場出現價格松動現象,這主要與全球鉬精礦供應量增加有直接關聯。智利、秘魯等主要產鉬國近期開采量同比增長約15%(根據2023年Q3礦業(yè)報告),導致原料端價格承壓,連帶影響下游七鉬酸銨產品的定價體系。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鉬消費國,其鋼鐵行業(yè)需求疲軟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
從需求側來看,不銹鋼和特種鋼的生產放緩尤為明顯。由于房地產和基建領域的投資收縮,國內304不銹鋼產量同比下降8.7%(中國特鋼協會數據),這使得作為重要合金添加劑的七鉬酸銨需求持續(xù)走低。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雖然風電葉片用鋼保持穩(wěn)定增長,但尚不足以抵消傳統(tǒng)工業(yè)領域的用量下滑。
國際市場方面也存在關鍵影響因素。歐洲能源危機導致當地多家不銹鋼廠減產,LME鉬期貨價格三個月內下跌22%(截至2023年11月數據)。與此同時,俄烏沖突帶來的物流鏈重構使得俄羅斯鉬產品不得不轉向亞洲市場,進一步增加了區(qū)域內的供給壓力。這些國際因素與國內市場的供需變化形成疊加效應。
庫存周期變化同樣不容忽視。2022年下游企業(yè)因擔心供應鏈中斷而建立的高庫存,目前正處于消化階段。根據行業(yè)調研,主要不銹鋼廠的鉬系合金庫存周轉天數已從45天降至28天(2023年10月統(tǒng)計),這種主動去庫存行為直接減少了即期采購需求。特別是在第四季度這個傳統(tǒng)備貨旺季,反常的庫存調整加劇了價格下行壓力。
值得注意的另一個深層原因是生產工藝升級。隨著新型催化劑技術的突破,部分化工領域開始采用鉬替代方案,這使得工業(yè)級七鉬酸銨的需求結構發(fā)生改變。有數據顯示,在石油精煉領域,鉬基催化劑的使用量同比減少了12%(全球催化劑市場年報),這種技術替代雖然緩慢但具有持續(xù)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