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貧鐵礦是指原礦品位遠遠低于普通鐵礦的品位,一般鐵的品位低于20%即可成為超貧鐵礦。由于原礦品位太低,所以處理該類礦石將會增加選礦成本,在超貧鐵礦選礦工藝的選擇上,應遵循如下原則:原礦處理能力要大、工藝流程要簡單、尾礦要盡早拋尾,減少入磨礦石量,從而降低選礦成本。
經(jīng)過多年的技術(shù)攻關(guān),我國的超貧磁鐵礦選礦技術(shù)已取得長足進步,目前常用的超貧磁鐵礦選礦工藝流程如下:
1.干式磁選預選工藝
即礦石在粗碎、中碎或細碎后使用干式磁選機,拋掉大部分合格尾礦。
我國的萊蕪、新泰、寧陽等地鐵礦資源含量為9.00%~14.00%,可以說是超貧鐵礦的代表。研究表明,將采出的TFe品位為11%的原礦,經(jīng)粗碎后通過單一磁選(干選)拋尾,可得到TFe品位為39.74%的粗精礦,5t原礦選出1t精礦,故可減少4/5的入磨量,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鐵的回收率可達72.20%。選出的粗精礦再經(jīng)濕式磨礦后進行濕式磁選,產(chǎn)出的鐵精礦TFe品位為66.95%,尾礦TFe品位為9.07%,金屬的回收率可達89.28%。
2.濕式磁選預選工藝
當脈石礦物嵌布粒度較細時,就需要采用溫式磁選拋尾。
例如,某鐵礦粗粒(指10mm以上粒級)預選拋尾效果很差,如用干式磁選拋出10%的尾礦,品位提高不足2個百分點,而磁性鐵損失率卻超過3%。
而采用高壓輥磨-濕式磁選-兩段磨選流程,原礦處理能力可達到650萬噸/年,精礦產(chǎn)量達190噸/年,同時可將精礦品位從64%提高到65%以上,經(jīng)濟效益顯著。
3.階段磨礦-階段磁選工藝
在易碎易磨的超貧鐵礦石的選礦過程中,采用階段磨礦、階段選別流程可以在較粗粒度下拋棄部分尾礦,減少下段磨礦的礦石量,可節(jié)省磨礦設(shè)備投資和生產(chǎn)費用,也有利于已解離的礦物單體及時回收,以避免過磨,提高有用礦物的回收率。
例如,某礦業(yè)公司對選礦廠采用階段濕式磨礦磁選工藝,對較低品位的粗精礦采用2臺一段球磨機對1臺二段球磨機,將品位為25%以上的粗精礦經(jīng)磨礦、濕式磁選后,得到最終鐵精礦品位在66%以上,生產(chǎn)成本低于200元/ 噸。
4. 磁選-反浮選工藝
對貧鐵礦磁選精礦迸行反浮選以提高最終精礦品位。反浮選工藝能較好地適應開采過程中礦石性質(zhì)的變化,且具有較高的選礦效率。因為反浮選工藝充分利用了鐵礦物與脈石礦物的密度差,在有效的藥劑制度條件下,石英等低密度脈石礦物與高密度鐵礦物的浮選分離會更好,提鐵降硅效果顯著,不僅可大幅度提高精礦質(zhì)量,而且可降低選礦成本。
5.細篩中礦再磨工藝
超貧鐵礦石在階段磨礦、階段選別過程中,二段球磨機與高頻振動細篩組成閉路,篩上粗粒級產(chǎn)品返回球磨機再磨,篩下產(chǎn)品進行分選。中礦再磨可避免分選過程中將鐵礦物和脈石礦物的連生體帶入磁選鐵精礦中,從而提高鐵精礦的品位,并可有效降低再磨礦量和磨礦成本。
超貧鐵礦石雖然原礦品位低,但是儲量大,出露地表、易采選,因此,選廠建設(shè)周期短、投資少。如果超貧鐵礦選礦工藝流程設(shè)計合理,收益也是較為客觀的。目前已成為很多個體、小集體企業(yè)開發(fā)利用的目標。
參考文獻:《實用鐵礦石選礦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