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金礦一般是黃鐵礦及毒砂含量多,金品位偏低,自然金顆粒相對較小,并多被包裹在黃鐵礦及毒砂中。從這種類型礦石中分選出金和硫化物一般較易實現(xiàn),而金與黃鐵礦及毒砂的分離需采用較復雜的選冶流程。
在難處理含硫金礦中,金的粒度較小,呈顯微狀和次顯微狀,主要以包裹體形式賦存于硫化礦物(黃鐵礦和毒砂)中,硫化物的包裹阻擋了浸金試劑與金的接觸,因此,導致金的浸出率很低。
1.含硫金礦選金要進行預處理
針對難處理金礦一般采用浮選預富集-浮選精礦預處理-氰化浸出的工藝。預處理工藝包括焙燒氧化法、加壓氧化法、常壓氧化法、細菌氧化法、硝酸催化氧化法、微波焙燒法等。但目前存在問題是,大多數(shù)難處理金礦存在浮選回收率較低的難題。
2.硫化金選礦工藝流程
1.將含硫金礦破碎和磨礦至合適的粒度,再破碎階段可使用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完成;在磨礦階段可使用不同型號的球磨機,利用球磨機中的介質(zhì)將礦物磨碎,之后對含硫金礦進行選別。
2.利用磁選機等磁選設備將礦石中的鐵礦物除去,富集礦物中的硫并將其除去;使用重選的方法進一步的富集硫,提高礦物的品位,降低生產(chǎn)成本;使用浮選的方法,向其中加入藥劑等提高礦物的回收率。
3.將獲取的金精礦漿濃縮、過濾和干燥,完成礦物的分選,得到較為純凈的金礦。
金礦中的含有的硫雖然難選,但根據(jù)礦物的性質(zhì)分析設定合適的選礦方案,可有效提高礦物品位及金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