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鎢礦有時與硫化礦、輝鉬礦、重晶石、螢石與方解石共生在一起,脈石礦物常常是石英等。在白鎢礦浮選工藝中,常常碰到白鎢礦與這五種礦物的浮選分離問題。
1.白鎢礦與硫化礦的分離
先用黃藥浮出硫化礦,然后在尾礦中用脂肪酸類捕收劑浮出白鎢礦。如果在浮硫化礦時未浮盡,浮白鎢礦時可加入少量的硫化礦的抑制劑(如氰化物)來抑制硫化礦。
2.白鎢礦與輝鉬礦的分離
先用煤油浮輝鉬礦,再用油酸浮白鎢礦。浮選白鎢礦時,粗選精礦經(jīng)濃縮,加入大量的水玻璃,并通蒸氣加溫到90℃以上,攪拌30~40min,過濾后調(diào)漿,在礦漿濃度為16%~20%固體時,再經(jīng)二次精選,便得白鎢精礦。
3白鎢礦與重晶石的分離
水玻璃對白鎢礦和重晶石的抑制作用相近,所以單用水玻璃作抑制劑,不能很好地分離白鎢礦和重晶石。一般是在酸性礦漿中先用烴基硫酸酯鈉鹽混合浮出白鎢礦與重晶石,然后在強酸性介質(zhì)(pH=2)中加入水玻璃對混合精礦進行分離,則白鎢礦被抑制。再用烴基硫酸酯浮出重晶石,槽內(nèi)產(chǎn)品即白鎢礦。
有時也將粗精礦在300℃的溫度下焙燒,然后稀釋至液:固=5:7.1,用氯化鋇作活化劑,浮選重晶石。槽內(nèi)產(chǎn)品在pH值為5~6,礦漿濃度為液:固=5:1時加烴基硫酸鈉和氯化鋇再浮,所得尾礦為低品位白鎢礦精礦,再送去水冶。
4.白鎢礦與螢石、方解石的分離
可采用常溫攪拌法和高溫攪拌法。常溫攪拌法是將含有螢石和方解石的白鎢礦粗精礦濃縮,加入水玻璃(10~20kg/t),在常溫下攪拌14~16h,然后稀釋礦漿進行浮選,則螢石和方解石被抑制,白鎢礦仍上浮。這種方法由于攪拌時間太長,一般很少采用。
濃漿高溫攪拌法又稱為“彼得羅夫法”。先將礦漿濃縮到含固體60%~70%,加入水玻璃,加溫到80℃,攪拌30~60min。然后再加水在常溫下進行浮選,則方解石和螢石表面的捕收劑膜解吸脫落被抑制,而白鎢礦仍然上浮。(白鎢與螢石浮選分離方法)
5.白鎢礦與石英等硅酸鹽礦物的分離
可用水玻璃抑制石英及硅酸鹽礦物,用油酸浮白鎢礦。
注:文章節(jié)選自《浮游選礦技術(shù)問答》